一院丝瓜一院诗
自从搬迁到带小院的新家,每年春天我都会在菜园里种些瓜果蔬菜。其中爬得最高、结得最多的要数丝瓜。它最大的好处是在地面不占空间,随便找个角落撒下几粒种子即可。
丝瓜播种后,四五天便会冒出一株株肥嫩的小瓜苗。瓜秧长出十几片叶子后,藤蔓开始向高处攀爬。有了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它们疯狂向外蔓延,爬树、翻墙、越栏,无所不能,不出一个月,小院子便成了丝瓜的天下。随着主蔓生长,侧蔓也纷纷抽生。当藤蔓足够粗壮时,叶柄处便会冒出许多鹅黄色的小花蕾——这些花蕾,雄花会长出细长的弯曲花梗,顶端缀着四五个鼓鼓的花苞;雌花一旦生长,便带着小小的瓜纽,那是希望的雏形。
每天清晨,黄花相继绽放,给小院添了几分清新亮丽;傍晚时分,它们又悄悄合拢。花丛中的雌花完成授粉后,结出串串风铃似的小瓜纽,没几天便长大。有的垂直向下,笔直挺拔;有的因遇障碍改变方向,弯如镰刀;还有的藏在叶底悄悄生长。总有些“漏网之瓜”等我察觉时,瓜身早已鼓胀,外皮粗糙如老粗布——这些老丝瓜也有妙用:生长一个多月、果皮变褐且变轻时采收,晒干后摔打,外皮脱落,种子也随之滚出,挑出饱满的留作来年;清理干净的丝瓜络用来刷锅洗碗,不沾油渍,十分方便。
夏季高温时,丝瓜生长节奏放缓。要等立秋后气温下降,它才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几乎所有侧蔓都挂满瓜纽,可谓“子孙满堂”。丝瓜结得多了,便要与亲友分享,劳动的价值才更鲜明。周末回家,我会带几根给母亲:剥去外皮、切成小块,打几个鸡蛋先炒香,再加入丝瓜煸炒,几分钟便得一盘香喷喷的丝瓜炒鸡蛋。若有朋友来访,我总爱引他们到院中,讲侍弄丝瓜的乐趣,说它的养生药用价值。说话间,顺手摘下两根新鲜丝瓜,去皮切条,加蒜泥和调味料,一盘凉拌丝瓜便端上桌。朋友临走还不忘送上几根。
有了小院,与邻居的交流也多了。我们聊种菜经、烹饪经,种菜时错开品种,最后总能“你有我无”变“你有我有”,一份丰收成了两份欢喜。我家丝瓜长势最好,摘给邻居后,回来时他们家的鲜嫩黄瓜已端上我家餐桌。一来一回,一根根饱满的丝瓜串起了和谐与欢笑。
丝瓜无忧无虑地生长,跨越各种障碍,适应不同环境,终成气势。有时它爬到邻居家,我便提醒邻居采摘;邻居不好意思动手,我便替他们摘下送去。瓜藤爬满院子,黄花绽放,这一路的攀爬,为邻里铺就了一条和谐之路。我仿佛听见花在欢笑、在高歌,歌唱新时代的新生活,歌唱邻里间的和谐幸福。
站在丝瓜架下,徐徐清风拂过,看那些丝瓜如琴键上跳动的音符,弹奏出动听的乐曲——时而轻快活泼,时而悠扬婉转,让人不禁为这多姿多彩、充满温情的季节深深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