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8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环线上的南岸时光 一院薄荷香 秋野丰忙 图片 三苏祠寻树 乌江口望乡

版面翻页
视野
04

一院薄荷香

□ 作者 邓荣河

推开老家斑驳的铁门,一阵清凉的香气便扑面而来。那香气似有若无,悄然钻入鼻腔,在肺叶间轻盈打了个转,整个人便为之一振。我知道,是小院里那些薄荷又在悄然散发它们的魔力了。

说起种薄荷的缘由,还得从几年前的一个暮春周末说起。那日闲暇,我回了趟老家。午饭时,父亲留意到我自带水杯中青翠的叶片,好奇地问:“啥茶叶?”我笑笑:“是薄荷。这几天上火,嗓子疼,朋友给的,说泡水喝能清热解毒。”“咱家小院空着地,自己种点不行么?”母亲在一旁接口道。“行啊,没问题,下午我就去朋友那儿弄几株回来种上!”话音未落,午后的我已然行动。待到从朋友处讨要了几株薄荷苗归家,发现老父亲早已俯身忙碌在后院。春日和煦的阳光,为他花白的发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他手中的锄头起落有序,脚下的土地已被翻整得松软平整,犹如一块均匀蓬松、等待着新生命的褐色布帛。

几株薄荷苗就此在我们家的小院里扎下了根。薄荷的生命力顽强得惊人。它们的根系在地下悄悄蔓延,像一张无形的绿网,到了第二年春天,就占领了大半个院子。清晨,父亲都会骑着那辆漆皮斑驳的电动三轮车,去村外的小河边打回清冽的河水。母亲则像个细心的绣娘,或蹲或俯身在薄荷丛中。她戴着老花镜,手指在翠绿的枝叶间灵活穿梭,专注地拔除每一棵杂草。有时我蹲在她身旁,能嗅到泥土的湿气混合着薄荷的清香,还有母亲衣襟上那股淡淡的、熟悉的皂角气息。

进入五月,薄荷已然繁盛。当小院铺满一层清新绿毯,便开始了晾晒薄荷叶的时光。母亲会拿出她那把心爱的银剪刀,小心翼翼剪下那些水灵的嫩芽尖。我尤其喜欢驻足欣赏母亲翻动那些薄荷叶片的情景:她的身影在金色阳光里晃动,清冽的香气随着她每一记翻晒的动作,在四周空气中温柔流淌、弥散。

如今,每次踏上归程,我的行囊里总会多出一个鼓囊囊的袋子,里面珍藏着母亲细细采摘、晒制的薄荷叶。每当我凝视着干燥蜷曲的叶片在热水中慢慢舒展、沉浮,色泽悄然复原,仿佛瞬间又看见母亲在小院里的身影。在这股淡雅却持久的薄荷香气氤氲中,被都市喧嚣浸染的疲惫,不知不觉悄然消散了,心底只剩下被亲情包裹着的融融暖意。

夏夜的小院,总是最令人沉醉流连的时刻。我们支起那张陪伴家人度过数十个夏夜的折叠木桌,围坐浅饮薄荷茶。薄荷那特有的气息在夜色里反倒愈发清冽提神。奇妙的是,往常肆无忌惮的蚊虫似乎也都知趣地远离了。父亲讲着村里的新鲜趣事,母亲在一旁轻声补充着细节,他们交织在一起的笑语,与薄荷的清香缠绕融合,在这静谧的夏夜里低回萦绕。

这样的安谧夜晚,思绪常常会悠然飘远。那些被我们追逐的“诗和远方”,蓦然回首,原来一直默默蕴藏在这个生满薄荷、氤氲清甜的小院之中。它就藏在母亲每一次细致采摘薄荷叶的温柔指尖上,藏在父亲每日踏着晨露前去河畔汲水的步履里,更藏在这一院看似朴实无华却浸透了家人深挚温情的浓浓绿意中。

每当发动车子缓缓离开,回望后视镜,那个朴素的小院在视线里渐渐远去,唯有那份绿意鲜活地留在心底。我知道,无论何时只要推开那扇斑驳的老铁门,等候我的,永远是那道沁人心脾的清凉香气,以及那比满院薄荷芬芳更深沉的亲情。

录入:沈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