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现代农业注入“新质”活力
潼南区政协开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调研
本报讯 (通讯员 李佩娟)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推动潼南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9月18日,潼南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区内多个农业科技前沿阵地与数字化平台,围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进重庆市现代种业创新基地、潼南数字农业运营中心、琼江种业基地、农科城乡村数谷、柏梓镇小岭村柠檬基地等,全面了解潼南在推进种业振兴、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发展以及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阶段性成效。
重庆市现代种业创新基地由潼南区与市农科院共同建设,以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为目标,集成基因组学、表型组学、智能农机与数据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刘斌委员认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所在。他建议,进一步深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速生物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转化应用,系统性搭建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作物表型精准鉴定、育种智能装备中试及育种数据云管理等平台,聚力建设具有西部影响力的种业创新高地,让潼南种业“芯片”更强大、“根基”更牢固。
在潼南数字农业运营中心,曾勰委员聚焦数字化转型,建议进一步拓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覆盖范围与应用深度;整合现有数字资源,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遥感与监测体系,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和服务在线化,不断提升农业全产业链运营效率。
在琼江种业基地,张元海委员重点关注种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建议以基地为依托,推动育种、繁育、推广一体化发展,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市场”的种业全产业生态,实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农科城乡村数谷,颜小平委员提出,农业科技城应加快推进其建设进程,加速将“潼南柠檬”打造为中国柠檬第一品牌,加快建成全市“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全力打造“立足成渝、辐射西部、全国知名”的西部农业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聚力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在柏梓镇小岭村柠檬基地,吉鸿委员从农旅融合与品牌塑造角度出发,提出应进一步延伸潼南柠檬等特色产业价值链,积极引进新型加工技术和营销模式,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互动,加快推进中国柠檬种苗繁育高地、核心产区、产品研发与出口基地、产业数字大脑和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增效能、农民增收入。
潼南区政协副主席张义强表示,委员们所提意见建议聚焦关键、务实前瞻,进一步汇聚起推动潼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他指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与发展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持续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扩大智慧农业应用、优化人才引育机制,加快形成并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潼南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注入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