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9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金佛山上方竹笋 新米 秋日信笺 遇见一块蘑菇石

版面翻页
视野
03

新米

□ 作者 柳易

秋风渐起时,凉意漫上窗棂,母亲盼了整季的新米,终于来了。送米的是位四十来岁的乡下汉子,母亲的远房侄儿。他与我家常无往来,却总在新米上市时准时送上一袋。母亲总推让:“城里啥都能买,不用麻烦,大老远的。”可那汉子憨憨笑着:“这是新米!”语气里带着不容动摇的认真。

我知道,这“新米”二字,藏着比字面更沉的分量。它不是超市货架上包装精美的精米,颗粒或大或小,色泽朴拙,泛着温吞吞的光泽,有些甚至带着微微的浑浊,像农人劳作后额角未擦净的汗。凑近些轻嗅,香气也不浓烈,需屏息细辨——是阳光晒过稻茬的甜,是晨露浸润秸秆的清,是风掠过稻田时捎来的、属于大地的呼吸。

母亲捧起新米时,眼角的笑纹都漾开了。她抓一把在掌心,指腹轻轻摩挲,又捻起一粒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忽然抬头:“甜!”我跟着尝,只觉清浅的甜里裹着丝涩,可母亲的惊喜却那样真切——那是刻在岁月里的味觉记忆,比任何描述都深刻。

母亲用新米做饭,只淘一遍水,她说:“淘两遍水就吃不出这新米的好了。”而母亲平时做饭,却是要把那米淘了又淘的。那些米,也是好看的,洁白、晶莹,闪着明亮而诱人的光。母亲常常说:“米多重要呵。”是的,对于曾经扎根土地的人而言,米就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日子的根。平常时日,母亲往往一边淘米一边叹道:“要是有新米就好了。”

母亲所说的新米,当然就是来自她老家的新米。母亲在那里生活了三十余年,她熟悉那片土地上的农事,耙田、放水、插秧、灌穗、收割,这些日子似乎都在母亲的掐指计算之间进行着。如今侄儿的一声“新米”,把这些碎片重新拼合,煮成一锅热饭,蒸腾出当年的烟火气。

新米,对于我母亲来说,是她与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土地已经所剩不多的联系之一。与其说母亲喜欢家乡的新米,还不如说她怀念曾经的乡村生活,怀念那种干净纯粹,甚至,怀念那份阳光或风雨中的劳作。那粒粒新米,原是故乡的风、雨、星辰,借由农人的双手,变成可触可感的温暖,跨越千里,落进她的厨房,落在她的碗里。

新米入喉,我尝到的不只是甜涩交织的滋味,更是故园的风,正穿过时光,轻轻拂过心尖。

录入:沈思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